闽南网11月25日讯(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文/图)几年来,泉港区致力于推进石化基地建设,遵循“大型、先进、系列、集约”的发展战略,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,带动合成材料、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等系列开发,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。福建福源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的8000m³/h火矩气综合利用项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,通过吸收化工企业排放的气体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标。
项目园区
所谓8000m³/h火矩气综合利用项目,就是以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排放的火炬气为原料,通过收集,脱硫暖存以及分离提纯装置,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氢气与燃料气,产品气经压缩后通过管道返回给联合石化,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。
据悉,2014年4月,该项目由联合石化和泉港区政府共同引进,占地45亩,预计年产值4000万元,利税600万元。经过两年的紧张筹备,项目于今年8月18日进行试生产。
“项目设备一天24小时不间断接收火炬气,每小时最多能接收8000m³。” 福建福源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陈渊说,截至目前,项目已经安全运行98天,累计2352小时,每天平均生产3万多立方的氢气,2万多立方米的燃料气。
陈渊说,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将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,属于典型的节能、减排、低碳、循环经济的工业生产装置。同时,配合联合石化的减排优化管理,将逐步实现火炬气在正常生产条件下“零排放”的目标。
截止目前,泉港石化工业园已开发面积12.82平方公里,入驻石化相关企业28家。至“十三五”末,园区将通过联合石化二期扩建使炼油规模达到2600万吨/年,乙烯规模达到210吨/年,扩大基本有机原料和规模,重点发展乙烯下游产业链,进一步扩大现有聚丙烯生产规模,使其成为国内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基地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