页岩油产量大幅增长正在推动美国原油产量强劲攀升,而美国联邦法律还没有完全放开原油出口,美国新增原油只能在国内加工成成品油出口。受益于低成本原 料,美国炼油商在出口市场占据非常大的优势,并不断扩大欧洲、亚洲和南美市场。而欧洲炼油工业受产能过剩、油品结构矛盾、原油及加工成本居高不下等影响, 炼油工业前景仍然黯淡,将继续面临结构调整。在近日结束的意大利维罗纳国际炼油及石化会议上,业界对正在发生显著转变的全球炼油工业格局以及不同地区如何 提高生存能力等议题进行了研讨。
欧洲:为生存必调整
埃尼公司负责研发和项目执行的副总裁GiacamoRispoli指出,欧洲炼油业为了生存, 必须进行重大结构调整。欧洲炼油厂的进一步关闭将减少该地区结构性汽油过剩问题,但同时还会造成中间馏分油供应不足的情况持续发生。欧洲炼油厂关闭潮,源 于20世纪80年代,预计将持续到2020年,这正在加深欧洲国家对进口燃料的依赖。
英国绿色能源燃料公司CEOAndrewOwens表示,英国对于进口柴油的依赖度将从当前的 约40%增加至2020年时的70%,这种趋势将遍及整个欧洲地区。欧洲多数炼油厂是在几十年前建设的,当时主要的燃料是汽油,因此这些炼油厂主要是生产 汽油的。但是自这些炼油厂建成以来,欧洲地区的柴油需求已经出现大幅增长。一些炼油厂不能适应这种变化,导致欧洲汽油供应过剩,炼油利润下降。
据国际能源署估计,自2008年以来,欧洲地区已经有约15%的炼油商关闭了所有或部分生产设施。一些炼油厂已经变为燃料存储地。伍德麦肯齐公司称,去年,欧洲汽油产量远高于当地的消费量,而柴油、航煤和瓦斯油的进口量占到该地区消费量的13%,主要来自于俄罗斯、印度和美国。
日本:提能效减产能
与会代表还指出,为了实现日本政府制订的提高能效的新目标,日本炼油商还将削减10%的产能, 并促进结构调整和兼并。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省(METI)发布的规章草案要求,日本炼油商将被要求通过设备更新或降低原油加工量而增加的汽油、柴油等高价 值燃料产量。据此预测,日本炼油业将被迫比目前的炼油产能395万桶/日再减少40万桶/日。这是4年来日本政府第二次要求炼油行业提高效率。早在 2010年METI就提出,要求炼油业必须在2014年3月之前提高渣油裂解化/原油蒸馏产能比例,使得日本炼油公司纷纷关闭原油蒸馏产能,而不是投资建设昂贵的裂解装置。
由于人口不断减少和汽车能效提高,日本的石油产品需求呈现下降趋势,从而促使炼油厂不断降低产量。预计到2018财年,日本国内炼油能力还需要削减22%.
炼油厂:加强与上游合作
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(KNPC)艾哈迈德马吉德在该会议上表示:随着世界炼油业发展,特别是受劣质原油价差 和原油供应等因素影响,全球原油资源不断朝重质化发展。现代化炼油厂为了适应原油性质不断变化,必须加强与上游运营商协作。另外,焦油砂产量也在不断增 加。对于炼油厂来说,他们为了满足加工重质原油要求,必须了解上游按年度和油田的生产计划等,还必须针对原油结构变化情况定期进行研究。目前,KNPC公 司已计划开展2015年、2020年和2025年的相关研究。
KNPC表示,将继续通过持续的实验室分析,研究原油和未经处理的产品特性,同时还将通过试验工厂开发ARDs/DHTs催化剂。业内人士指出,与轻质原油相比,重质原油普遍含硫,金属和沥青质更高,因而更难于处理和加工。因此,炼油厂需要更新设计理念。